孔子,你说是中庸呢,还是平庸呢?

《孔子》是不是一部好电影,如果从大众的角度来看,应该还算是一部不错的电影。但是如果从所谓学术的角度来看,那么漏洞百出,谬误连篇。当然了,这只是一部所谓的电影而已。

电影的感觉虎头蛇尾,燕子是这样的说的,我认同这个说法。我要说的更加残酷一些,就是主次不分。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说,电影开始时孔子已经50多岁了,便是知天命,在当时已经有了赫赫的大名。孔子在鲁国所作之事主要是推行礼仪,教化于民。所谓的“堕三都”他只是执行者,而不是发起人。当然了,用电影的角度来看也无不可。孔子是有政治理想的,而所谓的十多年间的颠沛流离正是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做的努力。从孔子的一生来看,这颠沛流离的十多年正是孔子一生最为传奇和精彩的瞬间——心有大志,却不得重用,不得不在战乱中来回颠簸,这才是人生中最大的悲剧所在。而电影在一点上面恰恰没有表达出来,所以我说是主次不分。

比较熟知的“一箪失,一瓢饮,在陋巷”的颜回死法多少让我有些反感。毕竟这个改动实在是太不靠谱了,杀身成仁和舍生取义的观念在很多中国式的教育中完全是愚蠢至极的自杀行为。导演在这种观念的灌输过程中无疑能赚得观众的眼泪,但更多的时候让我觉得这完全是一种不尊重自我生命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对了,我学习的初中物理告诉我,就算是天寒地冻的冬天,竹简也应该是浮在水面上的。

司马迁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概括了一个文人对于孔子的最大敬仰。电影中试图努力描写孔子周游列国的不幸,但是没有体现其的努力的行为。倒是描写了一段孔子的风流韵事。一个是美而淫的王后,一个是守礼的君子,两个人的相遇本来就是一个值得谈论的八卦,就算是孔子当了几千年的圣人,文人们也没能消灭掉这一段风流韵事。当然了,这是电影的需要。我想,没有深厚的表达功底和深刻的文化理解,要真的拍出孔子的所作所为,大部分观众是要睡觉并且提前退场的。在电影中,南子成了孔子的知音,我想孔子在这件事后在面对颜回的不满多少有些气急败坏,到真没有体现出这样的知音的味道来。

老子对孔子的赠言是历史上很出名的一个桥段,代表了一种平等的文化的交流,这在中国自秦之后的几千的历史中再没有出现过。

电影中,导演试图让孔子表露出对于周天子的一种尊敬的态度,也就是孔子封建社会的正统说。可是选的两个情节并不好。一是守旧礼,这和尊重谁没什么关键,这只看孔子一向的礼仪主张;而是在齐鲁两国的谈判中称一家人的说法,可以理解为一种谈判的手段和需要,对政治的倾辄而言,这种手段屡见不鲜,否则周天子早就不知哪里去了。孔子君君臣臣的思想,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是对于诸侯而言的,在孔子的理论中,更多表现的只是对于周礼的延续和发扬,而没有对于守护大周正统的尊重。当然了,这一段只是我对于导演意图的猜测,因为我觉得电影里有一丝牵强刻画的意图,也许胡玫啥都没想呢。

总之,这就是一部电影,没有必要去绞尽脑汁去挑错,但我相信不久后这样的文章漫天都是,并且大家津津乐道。也不必去探究更多的思想所在,因为我在看完后也没有看出导演是想体现孔子的经历还是体现孔子的思想。总之导演并没有把两者结合成一个精彩的故事,好比两个绝顶聪明的人结婚,大多数时候只能生出来平庸的孩子一样,所以这个结果也是可以接受的。

而这部电影呢,中规中矩,还算是有伦有类。不妨去问问孔子,这是中庸呢,还是平庸呢?

PS.毕竟,要拍这样一个圣人,是需要勇气的。哪些所谓的还原历史真相毕竟不是历史,因为历史已经成为过去,真伪已经难辨。只有思想恒久流传,才重塑了孔子的金身。

你别当真,现在正在发生的事实尚且多数是强制性的骗局,相信那些很久的被诉说了无数次的真相,在流传的过程中多数的时候也是骗人的。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