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党的自残——知道结局的电影怎么拍?

有很多电影电视剧,所有人都知道结局,应该怎么拍才好,对影评人来说都是一个大难题。

观众用剧透死全家来抵抗这种现象的发生,但是对于一个特别巨大的群体——小说读者来说,这就是一个深不见底的大坑,一不小心,导演和制片方都会摔死在里面。

一部小说,如果是言情剧来说,读者对于男女主角的CP感和后续的剧情,往往只是定位在形象上,一个满足了大众审美和符合小说描述的角色,往往就让剧情能获得观众的认同。毕竟和言情小说反差巨大有获得认可的角色实在是太少了。

但是对于一部推理类的小说,把他改编成一部电影,很难想象已经知道结局的观众里如何忍受我知道所有的原因和过程却要忍着装作不知道,又关注电影的剧情呢?这的确是编剧和导演要干的事情,或者说,编剧比导演更重要。如何改编的有新意,却又能够获得小说读者的认同,如此折磨人的工作,我想一定要让原作者去做,才是最有效的手段。

《嫌疑人X的献身》就是这样的一部电影,一部适合中国审查体制下改编的电影。小说本身具有开创新的描述手法,甚至读者在看电影时都要考虑为什么不按照小说的顺序来改编,我知道剧情我好难受!!对于不知道剧情的观众在电影院因为情节转折变向不断发出惊讶的声音的时候,小叔读者的内容是想崩溃的大喊“不是这样的!”。所以,这样一部以情节复杂难测为特色的小说,改编成电影之后这些特点突然变成了缺点。导演该怎么办?

挖掘内心是成功的秘诀。就嫌疑人来说,小说中有诸多细致的心里描述,三个主演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最终的处事方式和选择,恰恰是推动情节到高潮的矛盾点。在苏有朋的这部电影里,情节的变化改动不大,重点记录的两个男主角的友情,但是对于双方心理变化的刻画,却没有足够的演技来支撑。王凯和张鲁一已经算是演技不错的中生代演员了,但是在电影的放大镜下面,却没有摆脱各自形象的桎梏,一个太阳光高大上,一个太沉稳无畏,这都不是这两个角色身上应该有的特质,都没有把角色中的那一丝低沉表现出来。两个男主角明明都是不近人情的家伙,没有表现出来。至于女主角,中规中矩没特色,感情的引线若有若无,但是中后期变化太过凸凹,这不是狗血的言情剧,一个感情和工作都经历丰富的女人,在情感刺激的变化下如此激动,怎么看都和电影的风格不符。至于之后一跪,瞬间回到了“您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的即视感,感觉整个电影都要垮掉。就表演来说,导演和演员都没有挖掘出角色本身特质,实在让人遗憾。

《嫌疑人X的献身》作为东野圭吾最好推理小说之一,早已被日韩改编成电影。日本电影的改编有作者本身参与,有一些新的人设亮点,演员的表演基本是到位,算是不错的尝试。至于韩国的,弱化的剧情,增加了心理和描述,但是我想说的是“改的这是啥!!”。延续了韩国改编一向用力过猛求奇求变的不良传统。

越是经典的小说越难改编,所以知名的导演都不去碰这样的本子,因为会缺少创造力和再创造的能力。苏有朋作为导演里的新萌,执导的两部电影都是有一定读者基础的知名小说。作为新人来说,表现的还是及格的。当然了,如果对比同样有大量读者的《七月与安生》的电影改编来说,他差曾国祥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